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家骝师生绘画作品展在东营开幕
发布时间:2015.09.24 新闻来源:翰墨中国
原标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家骝师生绘画作品展在东营开幕
翰墨中国讯9月23日上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家骝师生绘画作品展在东营博古斋美术馆隆重开幕。东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崔建国,东营市文联主席任勤林,东营市文广新局调研员韩祥明,东营市文联副主席王玉文,东营市文联老领导李建华,东营市书协主席许好成,东营市美协主席陈宏光,东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吴观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家骝教授,博古斋美术馆馆长王庆涛,李家骝弟子、青年画家王俏,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众多知名人士和媒体记者参加开幕式。

东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崔建国致辞

参观展览

参观展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家骝师生绘画作品展
主办单位:东营市委宣传部东营市文联
承办单位:东营市美术家协会东营市博古斋美术馆
协办单位:东营画廊联盟、东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东营区美协、东营市新世纪书画院
东营市文化传播联合会书画院、东营印社
黄河口古玩城、黄河美术馆、欣和美术馆
大弘美术馆、民进东营开明书画院、光辉画馆
红旗美术馆、光辉美术馆、子水斋美术馆
大唐美术馆、封子影视、东营美术馆
天诚美术馆、陈老铁美术馆、瑞阳书院、宜得轩
李家骝艺术赏鉴

【艺术简介】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吴冠中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专家委员会评委、高级艺术顾问
【名家评论暨作品欣赏】
“家骝的画更加与生活接近,更加提醒人们,如何细致而深入地观察生活、拥抱生活,从绿色世界中发现美。”
——原中央工艺美院院长张仃

李家骝 | 《大漠无寂》 | 纸本 墨彩 | 98x98cm
“李家骝的国画有着西画的直观性和中国国画的笔墨特征,画面具有很强的冲击力。他将直观性的写实和国画中意化性的写意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相互映衬、相互烘托,不争不抢,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在画面里相得益彰。
李家骝的笔墨有着传统的意义,也有现代的意义:墨色灵活,给人以温润之感。浓墨的表现不凝滞、不懈怠、不过不焦,在视觉上给人浓而不滞、黑而不污的效果;淡墨,不浮不薄,准确而不失力度;色彩,在“实”与“意”中寻找最恰当的结合点,茫茫沙漠的黄色、赭黄、沙丘的阴影变化这类被写实画家所强调的地方,被他巧妙地淡化了,人为地弱化了,以便更好且更有力地烘托出主体。

李家骝 | 《牧场上的云》
李家骝行走在自然之中的写生不再是陈述式的、描摹式的;不再是记录式的,是对自然之神提炼和强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似乎让人忘却了物本身的真实性,体现出画家追求视觉艺术效果和人文情怀表达的那种莫名的激荡人心的交融。此种交融是过程,不是结果。李家骝的骆驼不是简单的自然形态的再现,不是茫茫沙海场景简单的复制,不是对自然界瞬息变幻的简单描摹,他将一切纳于胸臆,在人文情怀中进行意象的组合,直至达到自己对人文和人文精神意义上的表达。”
——著名美术评论家王飞

李家骝 | 《挤奶》 | 纸本 墨彩 | 69x140cm
“艺术创作从来就离不开写生,古今中外皆然。唐代画家张璪在公元8世纪时曾说过,中国画的创作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如今这句话已经成了中国画的核心概念。这种看法并非中国所独有,西方艺术更注重对自然和客观对象的观察,但是那些优秀的作品都不是对自然奴隶般的模仿,而是在绘画中融入了艺术家个人的感受和精神。
李家骝的学习和创作经历也决定了他对写生有着特殊的感情和理解。他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前身),长期从事装饰绘画的研究和教学。装饰绘画可以说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最具特色的学术传统,其核心就是要对自然中的形态进行概括、提炼和抽象,最终创作出形式简化但呈现了对象神韵的作品。

佛缘众生局部
李家骝认为:“取舍本身是集修养、胆识、敏锐等为一体的综合体现。”的确,李家骝用笔大胆概括,在把握对象形态的同时,已经把造型和构图的形式因素融入其中。因此,他的写生作品具有一般写生所不具备的画面的构成效果和完整性。李家骝的作品来自于自然,又融入了一股清新的人文气息,它们鲜活得好像一幅幅会呼吸的风景。”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敢

李家骝 | 《大漠烟云》 | 纸本 水墨 | 68x68cm
李家骝 | 《转场》 | 纸本 墨彩 | 140x69cm

李家骝 | 《高原牧歌》 | 纸本 墨彩 | 69x140cm
王俏作品欣赏

王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